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,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,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政府工作報告說,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%,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,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.5%,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%。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7.7%。財政赤字率控制在2.8%,中央財政收支符合預算、支出略有結余。國際收支保持平衡,人民幣匯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穩健。糧食產量1.37萬億斤,增產74億斤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: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%左右;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,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進出口促穩提質,國際收支基本平衡;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;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,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。
要堅持穩字當頭、穩中求進,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,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,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。赤字率擬按3%安排。完善稅費優惠政策,對現行減稅降費、退稅緩稅等措施,該延續的延續,該優化的優化。做好基層“三?!惫ぷ?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。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,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。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??萍颊咭劢棺粤⒆詮?。完善新型舉國體制,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,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。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。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,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。
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“乙類乙管”常態化防控階段,要更加科學、精準、高效做好防控工作,圍繞保健康、防重癥,重點做好老年人、兒童、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,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制,切實保障群眾就醫用藥需求,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
政府工作報告建議今年努力的幾項重點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,今年是政府換屆之年,前面報告的經濟社會發展多領域、各方面工作,今后還需不懈努力,下面簡述幾項重點。
(一)著力擴大國內需求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。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。穩定大宗消費,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。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,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.8萬億元,加快實施“十四五”重大工程,實施城市更新行動,促進區域優勢互補、各展其長,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,激發民間投資活力。
(二)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,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加強重要能源、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。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著力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水平。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。完善現代物流體系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,支持平臺經濟發展。
(三)切實落實“兩個毫不動搖”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。堅持分類改革方向,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系,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。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,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,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,構建親清政商關系。
(四)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。擴大市場準入,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。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。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CPTPP)等高標準經貿協議,主動對照相關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,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。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。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,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。
(五)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,完善金融監管,壓實各方責任,防止形成區域性、系統性金融風險。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,改善資產負債狀況,防止無序擴張,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,優化債務期限結構,降低利息負擔,遏制增量、化解存量。
(六)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抓好油料生產,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。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。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。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。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。
(七)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。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。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,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。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,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。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,發展循環經濟,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,持續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
(八)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。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決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問題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,大力發展職業教育,推進高等教育創新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。加強養老服務保障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。保障婦女、兒童、老年人、殘疾人合法權益。做好軍人軍屬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。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。提升社會治理效能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和防災減災救災。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。
來源:新華社